梨树的中干或骨干延长枝短截后,由剪口下所发生的第2个枝条,其长势强弱,往往与剪口下的第1个枝条相似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对第2个枝条处理不好,往往会与第1枝发生竞争,所以,这一枝条,又称为竞争枝。如果对竞争枝进行重短截,使顶端高度降低,削弱其顶端优势,而对第1枝进行轻度短截,使其顶端明显高于第2枝,那么,由竞争枝上再发出的新梢,其长势就可能相对减弱,而由第1枝所抽生的新梢,无论是生长势还是生长量,都可能相对增强。在这种情况下,其表现就不同于轻短截新梢长势弱、重短剪新梢长势旺的常规反应。如果第2年对竞争枝上所抽生的枝条,继续进行重短截,那么,长势减弱的现象就更为明显。
按照一般的修剪反应,轻度短截的枝条,应比重短截的枝条生长弱,但在对生于同一母枝上的2个相邻的、角度和生长势力相当的枝条进行短截时,短截重的枝条,由于顶端位置降低,使营养物质比较集中的供应了顶端位置高的枝条,所以,就是对顶端位置高的枝条进行轻度修剪,甚至缓放不剪,其长势都会旺于另一短截较重的枝条,如果对下部的进行重剪,那么,修剪越重,位置高的枝条生长优势就越明显。这就是为什么在幼树整形时,全树的修剪量越重,所缓放或轻短截的直立枝条,甚至短枝,还可能抽生旺条的原因。所以,在梨树的修剪过程中,需对一些生长旺的枝条,或有可能旺长的枝条,通过短截、曲枝、别枝等方法,使顶端部位降低后,是可以抑制其过旺生长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