榛子原产中国,栽培历史悠久,分布范围广泛,野生资源丰富,经济价值很高,是一种适于寒地山区发展的优良木本油料果树,抗旱耐寒力强,根系发达,又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林木。
全世界的棒属植物约有20种之多,中国有12种,主要的有:平榛、毛榛、山白果榛、刺榛和滇刺榛等。
平榛为丛生灌木,高1.5~2.0米;单性花,雌雄同株;雄花为葇荑花序,常2~9个呈总状着生于新梢中上部的叶腋间;雌花着生于雄花序附近,雌花有2个鲜红色柱头,开放时露出芽顶;坚果,1~4个簇生。
平榛根系在土壤中能发生地下根状茎,交错伸展,很易萌发新的株丛,每一株丛的根状茎可长达1~2米,粗度2~4厘米,由于根状茎在表土层的深展并发生分蘖,所以,能自然形成连片生长的榛子。
榛丛的枝条,可分为生长枝、结果母枝和结果枝。由叶芽或株丛基部隐芽抽生的、没有花芽的枝条为生长枝;有雄花序及花芽者为结果母枝;混合芽萌动后,先由芽顶露出鲜红色柱头,以后生出带叶片的短枝,就是结果枝,也称结果新梢。
实生播种的榛树,开始时地下根系生长强旺,地上部生长缓慢,3~4年后开始结果;如将实生播种的榛丛平茬后,第1年可萌发出1米左右并带有雄花序或混合花芽的结果母枝,第2年抽生结果枝大量结果,第5年以后,结实力逐渐降低。所以,榛园建成后,每隔一定年限,就需进行平茬更新,以促进其生长结果,更新复壮。平茬的时间,以深秋或落叶后的冬季较为适宜。此时,叶片和枝条所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,已输送到根部贮藏,平茬所损失的营养较少,利于第2年的生长;根据平榛的生长结果特点,平茬更新后第1年所发生的基枝,一般不能着生雌花,而只能着生雄花序,但在良好的营养条件下,在基枝的中上部,当年也能形成混合芽,成为结果母枝,第2年抽生结果新梢开花结果;但因结果以后,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,一般不易再形成混合芽。所以,第3年的结果量往往很少,而第4年又能高产。以后,随着株丛年龄的增加,生长逐渐衰弱,至第5~6年就开始衰老,产量下降。因此,榛园平茬的间隔时间,以每隔4~5年进行1次为宜。为使4~5年生的榛园,能获得较高的产量,可根据榛园大小,将其划分为4~5片,每年平茬1片,轮流平茬,可以保证每年都有一定产量;平茬时,一定要有锋利刀具,在距地面3~5厘米处,削成马蹄形,茬口要平滑,以利抽生新枝。
目前,不少榛园处于半野生状态,管理粗放,缺肥少水,所以产量低,隔年结果现象较重,如能在加强肥水管理的基础上,再通过合理的修剪调节,不仅可提高产量,还能促进花芽分化,消除或减轻隔年结合现象,连年保持正常结果和较高产量。